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0日電(記者 殷立勤)國慶小長假旅游熱度居高不下,許多市民選擇乘坐飛機出游,然而,不法分子卻盯上了這一“旅游熱度”,以辦理“乘機VIP”“旅行社促銷”等為幌子進行詐騙。日前,靜安警方成功攔截一起此類詐騙案件,廣大市民朋友應高度警惕。
10月2日14時許,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南京西路派出所接到分局法制支隊增援崗位民警轉交的一起“乘機貴賓”詐騙案。當事人張阿婆在當日上午于家中收到一條短信,對方聲稱可以幫她辦理浦東機場貴賓卡。隨后,張阿婆不慎將自己的銀行賬號和交易密碼通過短信發(fā)送給了對方。
當日下午,在騙子的誘導下,張阿婆來到吳江路附近的一家銀行網點辦卡。途中,正在路面執(zhí)勤的民警發(fā)現(xiàn)了異常。經核實,民警察覺其中有貓膩,遂將張阿婆帶回派出所做進一步調查。
“我的賬號密碼都發(fā)給對方了,這可怎么辦呀?”到派出所后,張阿婆因擔心被騙且不會使用手機銀行而焦慮不已。民警一邊安撫她,一邊詳細詢問被騙過程。原來,張阿婆有國慶出游計劃,節(jié)前曾查詢旅游攻略,并通過非官方渠道加群和登記信息以享受折扣福利。
而不法分子則是在掌握當事人計劃后,冒充機場工作人員和銀行工作人員,以“旅游促銷活動”“一鍵辦貴賓卡”“免費升艙”等話術,誘使張阿婆透露了個人重要信息。民警分析,不法分子對張阿婆采用了有針對性的話術,致使她輕易上當受騙。
在南京西路派出所,反詐專職民警迅速幫助張阿婆完成了銀行賬號線上掛失,并協(xié)助她前往開戶銀行進行線下掛失和修改密碼。經查,張阿婆收到的短信以及所謂“航空公司”“銀行”的手機號碼均為虛擬號碼。目前,民警已將該情況反饋至反詐中心,該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
當晚,民警對張阿婆進行回訪詢問情況。張阿婆表示,由于及時在網點修改密碼,未造成損失。民警在電話中對她進行了反詐宣傳。
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切勿輕信陌生短信內容,更不能隨意將個人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告知他人,以免遭受財產損失。(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殷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