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6日電(李姝徵 施永平)初心之地、光榮之城。上海黃浦,全國消防救援隊伍首個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模范消防中隊”車站消防救援站就駐守在這片紅色熱土上。
授稱25年來,車站消防救援站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養(yǎng)分,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實際行動賡續(xù)榮光,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9次、集體三等功31次,榮獲省部級及以上榮譽12次、廳局級榮譽66次,讓模范的旗幟高高飄揚、愈加鮮亮。

“模范”之旗
“模范”之旗,從何而來?答案就是,靠過硬的戰(zhàn)斗力,從火場上拼殺出來的。
長篇紀實文學《蹈火英雄》記錄著車站消防救援站的32次硬仗決勝、67次比武奪旗,勾勒出車站消防救援站以訓戰(zhàn)起家、靠能戰(zhàn)立身、因勝戰(zhàn)成名的崛起之路。
1998年東航客機迫降救援、2003年上海地鐵四號線工地塌方救援、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2011年上海地鐵十號線列車追尾事故救援、2019年上海昭化路建筑物坍塌事故救援、2022年上海外高橋發(fā)電廠除塵器倒塌事故救援……授稱25年來,車站消防救援站成功處置各類警情2300余起,救助疏散被困群眾310人,“模范”旗幟總是飄揚在任務最艱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叉子”精神
累累戰(zhàn)功,靠的是平時練就的深厚“內功”。
把優(yōu)秀當達標。在車站消防救援站,無論身份、無論崗位、無論新老,每個人都自覺把“優(yōu)秀”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上世紀80年代,隊里自創(chuàng)“魔鬼訓練法”,不懂的就學、不精的就練,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千遍。高強度的訓練讓官兵們雙手發(fā)抖,連筷子都握不住,但沒有人想到把訓練強度降下來,干脆直接改用叉子吃飯。時光荏苒,人員更替,“業(yè)務樣樣精通,指戰(zhàn)員各個拔尖”的標準沒有變,用叉子吃飯的傳統也沒有變。
一把“叉子”,折射的是一代代車站人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的戰(zhàn)斗精神,見證了“模范”的旗幟走出營區(qū)、走出上海、走向世界:2003年,巴塞羅那世界警察消防員運動會,唯一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40層樓負重登頂的亞洲人來自車站;2011年,全國消防鐵軍比武競賽,帶隊摘得綜合技術救助操和山岳救助操兩頂桂冠;2018年,整建制參加全國消防救援隊伍體能達標考核,綜合成績穩(wěn)居全國第一;2019年,參加全國首屆“火焰藍”對抗比武競賽,隨隊勇奪一個單項第一、一個單項第四……

“讓‘車站’上”
苦練加巧練。從單一災種到全災種、大應急,單靠以往“量的累積”,已經無法實現戰(zhàn)斗力“質的提升”。面臨新的時代課題,車站指戰(zhàn)員很清楚,苦練的“傳家寶”不能丟,巧練的新方法不能少,靠苦練加巧練才能找到戰(zhàn)斗力的新增長點,才能永葆“急難險重關頭讓‘車站’上”的鐵軍風采。
直面超大城市核心區(qū)消防救援所急,車站消防救援站踏上了破局之路——創(chuàng)新6種火場適應性訓練科目、9種典型對象戰(zhàn)術操法;推行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繩索救援等“一班組一專業(yè)”主攻方向;組建無人機飛手隊,開發(fā)過壓堵漏器、多功能消防安保背心等實用裝具;深耕CFBT煙火特性訓練,研發(fā)沿街縱深商鋪、老式單元樓、垂直筒子樓等“火災模型屋”;鉆研樓梯間水帶管理技術、狹小空間架梯技術、復雜空間戰(zhàn)術性通風技術等戰(zhàn)法,在總隊基層指揮員培訓上廣泛推廣,改革轉制以來,車站消防救援站連年獲評總隊執(zhí)勤崗位練兵優(yōu)勝隊站,先后獲得總隊滅火救援實戰(zhàn)難題破解競賽沿樓梯鋪設2盤水帶、單車平地鋪設200米干線水帶等5個項目2個第1名、3個第2名,主要參與“城市綜合體滅火作戰(zhàn)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并榮獲2020年部局消防救援科技創(chuàng)新三等獎。
2021年,高豐路某生物科技公司發(fā)生火災。在重型機械無法展開的情況下,如何突破多層復合式混凝土這道“銅墻鐵壁”,大家的選擇高度一致——“讓‘車站’上!”在指揮員王春明的指揮下,車站消防救援站攻堅組登上屋頂,靠自主開發(fā)的“一切、二鑿、三砸”破拆法,僅用18分鐘就突破了厚達20厘米的高強度混凝土,打開了至關重要的排煙通道。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1999年4月,滬太路某化工廠發(fā)生火災,經過17個小時的艱苦鏖戰(zhàn),每個人都口渴難耐、嘴唇干裂。時任指導員蔣俊浩找到一個熱水瓶,倒出來的水僅有半杯。他把杯子遞給身邊戰(zhàn)友,但“十幾個人傳下來,水還是半杯子”。時至今日,條件越來越好,保障日益完善,但“半杯水精神”留了下來,并不斷發(fā)揚光大。
“申城消防衛(wèi)士”楊長發(fā)是一名攻堅組成員,已經榮立“戰(zhàn)功”6次。談到火場上的英勇表現,他說,“就一門心思把火滅掉,把后背交給戰(zhàn)友,沒有別的顧慮”。他的話是對車站消防救援站戰(zhàn)友如兄弟、團結似一人的真實寫照。
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奮斗者的腳步永遠向前。25年的櫛風沐雨,賦予了“模范消防中隊”的旗幟更光輝的色彩。開啟下一個25年,車站消防救援站正滿懷信心、擎旗奔跑,奮進在消防救援新路上。(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