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上海新聞3月19日電(張亨偉)巴金,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巨匠,其作品《隨想錄》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為紀念巴金,讓讀者重新認識其思想價值,一場以“思想的回響,文字的余溫——金小安《淺讀巴金隨想錄》新書座談會”將于3月22 日在上海朵云書店復旦管院店拉開帷幕。
巴金先生的《隨想錄》是其晚年的心血之作,書中以真誠的態(tài)度“說真話”,填補了當時的精神空白,塑造了真實的人格。本次座談會所圍繞的新書《淺讀巴金隨想錄》由青年作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金小安所著,她師從陳思和教授,著有《病的表征——巴金的疾病書寫及其隱喻》等多部作品,在巴金研究方面頗有建樹。
本次座談會設置了多個分享和互動的流程。首先會對《淺讀巴金隨想錄》進行簡單的介紹,本書深入剖析《隨想錄》的圖書內(nèi)容與寫作背景�!峨S想錄》寫于1978年至1986年間,巴金以罕見的勇氣“說真話”,用真實的寫作填補精神空白,完成了最真實人格的塑造。接著,青年作家金小安將與嘉賓張業(yè)松展開對談。金小安是復旦大學文學博士,著有《病的表征——巴金的疾病書寫及其隱喻》等作品。張業(yè)松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魯迅研究等領域造詣頗深。他們將從不同角度解讀《隨想錄》,帶領讀者走近巴金。活動最后設置了讀者互動環(huán)節(jié),讀者可現(xiàn)場提問,與嘉賓交流心得。
此次新書座談會,不僅為巴金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也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巴金《隨想錄》以及相關研究成果的機會。相信通過此次活動,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巴金先生文字的余溫,領悟《隨想錄》的精神內(nèi)涵。歡迎廣大文學愛好者踴躍參與,共同走進巴金先生的文學世界。(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nèi)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張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