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1日電(陳靜 薛蒆)“我以前可是看C位視力表的!誰能想到,現在我連開車都不能開了……”65歲的退伍特種兵老王(化名)曾垂頭喪氣地說。
記者11日見到老王的時候,他已經接受手術一周,恢復了清晰的視力。在上海普瑞眼科醫(yī)院盧奕教授名醫(yī)工作室內,他激動地握著盧教授的手說:“您又一次帶給我人生的希望!”
曾是一名海軍航空兵的老王退休后對旅游情有獨鐘,尤其熱愛自駕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勇攀珠穆朗瑪峰。2022年,在一次進藏的旅途中,老王不慎腳滑摔倒,太陽眼鏡鏡片刺入左眼,導致眼球破裂。他被緊急送往當地醫(yī)院接受左眼的眼球破裂傷修補術。此后兩年里,老王的左眼視物總是模糊不清,于是前往醫(yī)院接受“外傷性白內障切除和人工晶狀體置換術”,當時視力感覺恢復得還不錯。
可僅過去2個月,老王左眼內的人工晶狀體就發(fā)生了2次“脫位”,看東西模糊不清,重影特別嚴重�!翱匆粋€燈,變成了三個燈……”老王無奈地說。據悉,雖然他接受了2次人工晶狀體復位,可術后效果并不好�!昂髞砦疫B正常開車都開不了,一睜眼就頭暈目�!笔懿涣诉@樣的打擊,老王變得日漸消沉。
作為資深專家,盧奕教授在復雜性白內障、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領域積累了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在歐洲生物醫(yī)學機構Expertscape學術評選中,2022年他排名全球白內障專家第2名;2024年度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盧奕教授介紹,他為老王做了全面詳細的檢查,確診老王左眼人工晶狀體脫位,部分晶狀體已經掉到了“玻璃體腔”。

憑借多年的手術經驗、極其扎實的手術功底和高超的手術技巧,盧教授將老王脫位的人工晶狀體取出;根據老王散光較為嚴重的情況,為他置換了散光型人工晶狀體并固定在鞏膜壁上。他從術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入手,確保晶體較好的居中性,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術后第一天復查,老王的術后指標都非常正常,人工晶狀體的位置也非常精準�!笆潜R教授重新帶給我光明!”老王興奮地說。
盧教授提醒,晶狀體脫位是一種并不常見的眼科疾病,可因外傷、眼病或先天性因素引起。晶狀體脫位會導致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不同程度的晶狀體脫位,需要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同時,術后護理也至關重要,包括按時服藥、定期復查、避免劇烈運動等,以確保手術效果并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這位專家同時提醒廣大白內障術后患者,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及重體力活動,避免眼部受到直接外力打擊,倘若發(fā)生了人工晶體脫位,切勿慌張,要及時至醫(yī)院就診。(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