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2月26日電(記者 陳靜)肺癌是中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精準醫(yī)學理念的發(fā)展應用、靶向藥物的研發(fā)進展,正改變著晚期肺癌的診療格局。記者26日獲悉,肺癌的少見靶點逐漸走入臨床專家視野。
少見靶點是指發(fā)生率<5%,同時為腫瘤驅動基因的靶點。“提高肺癌患者整體生存率,每一位少見靶點患者‘都不能少’�!鄙虾J行乜漆t(y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終身教授陸舜坦言,肺癌是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癌癥,患者基數(shù)大,即使是少見基因突變者的人數(shù)可能已經相當于一些其他癌癥患者數(shù)量。比如,2022年中國新發(fā)肺癌人數(shù)106萬人,5%已經有超過5萬人。
陸舜指出,肺癌的這種少見靶點對于相應藥物研發(fā)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澳壳肮J的常見靶點有兩個:ALK和EGFR,其他的靶點,我們都認為是少見的靶點�!标懰唇邮苤行戮W記者專訪時表示, ROS1、RET、MET14跳突、HER-2、KRAS G12C等都是少見突變基因。當然,不同的國家實際上不一樣,因為其基因發(fā)生頻率不一樣。對中國人群來講,少見的基因突變是低于5%。發(fā)現(xiàn)罕見靶點的意義何在?據(jù)介紹,盡管肺癌少見靶點在患者群體中的占比相對較低,但鑒于龐大的患者基數(shù),總體數(shù)量依然不容小覷,臨床亟需針對性的治療手段。這位專家形象地解釋,每一輛車都有自己的獨特引擎,只要找到引擎在哪里踩剎車就可以把引擎剎住。“同樣道理,我們知道這些靶點以后,會給治療帶來非常好的效果�!彼f。
陸舜教授舉例解釋,在MET14跳突靶點被發(fā)現(xiàn)、相關藥物被研發(fā)之前,標準治療方式為化療加免疫治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6個到8個月,而賽沃替尼等MET抑制劑的問世后,患者的中位生存可以超過兩年。不同于接受化療需要到醫(yī)院接受治療,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只需口服相關藥物,在家里正常生活即可。其他靶點也是如此。“相比化療,靶向治療有個特點,高效低毒,可以在不斷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同時,極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标懰唇淌诮榻B,相比之下,化療會有很多毒副反應,比如:白細胞降低等,還需要患者住院治療。因此,新型靶向治療藥物在華獲批上市給患者帶來福音。
隨著醫(yī)學不斷進步,肺癌正在慢病化。在此過程中,如何應對耐藥問題?陸舜教授指出,在肺癌、轉移性肺癌變成慢性病需要不斷地探索新藥、克服老藥的耐藥,同時,不斷讓新藥更為便利、低毒。(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