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學者在滬探索科學智能路徑 打造“AI愛因斯坦”
2024年11月13日 1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1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2日獲悉,在以“AI for Science雙螺旋引擎驅動科研新范式”為主題的“2024科學智能創(chuàng)新論壇”上,上?茖W智能研究院(下稱“上智院”)聯(lián)合復旦大學、集智科學研究中心等,共同發(fā)布了“科學智能前沿觀察”。全場嘉賓共同見證了Planet Intelligence@ Climate、女媧-生命流體大模型、女媧-基因導航大模型以及女媧-生物結構大模型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的發(fā)布。

  據悉,“科學智能前沿觀察”涵蓋AI for Science、Science for AI和科學智能基礎設施三個維度。其中,AI for Science的前沿方向包括:垂直領域科學大模型、融入先驗知識的AI模型、基于LLM模型的科學研究、從提出假設到自動驗證的AI科學家以及復雜世界的多智能體建模。

  Science for AI的前沿方向則覆蓋了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和科學啟發(fā)的可解釋AI新架構;科學智能基礎設施前沿方向包括合成數據和新型智能計算。

  “AI與基礎科學的深度融合將開啟AI與科學‘雙螺旋引擎’共振驅動的科學研究新范式!鄙虾?茖W智能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浩清教授漆遠對記者表示,“AI for Science和Science for AI,類似DNA和RNA的雙螺旋結構。一方面,AI將成為科學研究探索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學啟發(fā)的AI也將成為實現(xiàn)AGI的重要支撐!

  據悉,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授予了人工智能(AI)相關研究,科學智能(科學和AI深度融合)及其研究方向引發(fā)了從科學家到公眾的廣泛關注。上智院聯(lián)合合作伙伴,共同概括科學智能新范式,并梳理和凝練了科學智能的前沿方向。

  漆遠指出:“我們聯(lián)合合作伙伴,發(fā)布科學智能前沿觀察報告的初心,就是希望推動和支持更多AI和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深度融合無縫合作,共同探索科學智能的新未來,打造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復雜世界未知規(guī)律的‘AI愛因斯坦’!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何將AI運用于垂直的科學領域研究,加速科學發(fā)現(xiàn),擴展科研邊界,是AI for Science的核心主題。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的AlphaFold2,即是AI算法用于解決科學領域重要問題的研究典范。AI for Science其他成功研究案例還包括AI可控核聚變、氣象模型等。

  但AI仍然面臨數據稀缺、耗能過大、解釋性較差等重大挑戰(zhàn)。而人類科學家已經積累了各個學科領域的海量知識,如何將科學家的經驗和知識,甚至直覺和啟發(fā)式想法,轉化為AI系統(tǒng)的能力,構成了Science for AI研究的重點?茖W智能的新范式包括:AI驅動的灰盒模型、從單一尺度走向跨尺度、從單一模態(tài)到多模態(tài)。

  集智科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系統(tǒng)科學學院教授張江表示:“科學智能需要多元的探索路徑,也需要相關領域科學家和AI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在未來科學智能的探索前沿上,相信科學家的直覺和第一性原理依舊是重要支撐!

  在2024科學智能創(chuàng)新論壇上,記者了解到,Planet Intelligence@ Climate、女媧-生命流體大模型、女媧-基因導航大模型以及女媧-生物結構大模型等,涵蓋氣候科學、藥物研發(fā)、基因組研究、生命流體力學等多個前沿領域,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精準醫(yī)療和生物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了強大支持。

  “女媧-生物結構大模型”支持蛋白質與抗體藥物開發(fā),能精準預測分子與靶標的結合親和力,為癌癥免疫治療和重大疾病治療提供助力。接下來,“女媧-生物結構大模型”的核心功能將逐步開放,為學術界和產業(yè)界提供支持、搭建合作生態(tài)。

  “女媧-基因導航大模型”會首先開放基因調控關系圖譜和預測接口,然后逐步完善功能!芭畫z-生命流體大模型”則以全球最大器官流體力學數據庫為基礎,大幅提升流體模擬效率,助力腦動脈血液流動等疾病機制研究。“女媧-生命流體大模型”未來將開放模型功能,推動對如動脈硬化、血栓和腫瘤微環(huán)境變化等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助力學術界和工業(yè)界進一步探索和優(yōu)化生物醫(yī)學領域的流體力學應用。

  據悉,上海海洋大學與上智院共同成立“智能遠洋漁業(yè)聯(lián)合實驗室”,以此建立一個長期且穩(wěn)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基于伏羲系列大模型,雙方將一起針對人工智能在國際漁業(yè)談判、漁情預報、漁業(yè)資源評估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雙方還將在數據共享、算法優(yōu)化及產品研發(fā)方面展開深入合作,為遠洋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前沿科技支持。(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