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wǎng)-上海新聞
上海分社正文
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吉安安葬 科技考古手段助力“尋親”
2024年09月27日 15:0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上海9月26日電(陳靜 李斯嘉)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時年33歲,黨和紅軍將其秘密安葬。93年后,經過確認的黃公略烈士遺骸在吉安安葬。

  記者26日從復旦大學了解到,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團隊通過DNA鑒定,歷時7個月,最終確認遺骸身份。

  據(jù)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公略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軍事家之一,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世紀60年代,各方曾組織力量尋找黃公略烈士遺骸,但未能找到墓址。

  2021年9月,黃公略烈士遺骸搜尋發(fā)掘工作啟動。結合史料線索,經過多方努力,2022年8月,疑似骨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被發(fā)掘出。經DNA技術鑒定比對和專家論證,最終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的文少卿團隊確認:發(fā)掘出的疑似骨骸就是黃公略烈士遺骸。

  “在DNA技術鑒定中,一般從顳骨與牙齒提取DNA,我們拿到的樣本并不是質量最好的檢材。更麻煩的是,遺骸的出土地點在江西,當?shù)赝寥朗撬嵝约t壤,導致樣本保存質量不夠好!蔽纳偾浣榻B。根據(jù)質量評估,疑似黃公略遺骸樣本的全基因組測序文庫中,人源內源性極低,人的DNA含量僅為總DNA含量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提取的DNA片段長度只有約80bp,且存在末端損傷,說明樣本埋藏有一定年代、保存狀況不佳。

  完成樣本DNA質量評估后,團隊采用Y染色體譜系鑒定、復雜親緣關系鑒定等先進手段,努力將DNA鑒定結果提升至具有法庭認定效力的水平。經鑒定Y染色體多重PCR檢測結果顯示,疑似黃公略遺骸樣本與黃公略的父系親屬同屬于Y染色體單倍群O2a1b1a1a1a1-F325。團隊對樣本進行Y染色體捕獲驗證,發(fā)現(xiàn)疑似黃公略遺骸樣本與黃公略同一父系家屬共享所有檢出的罕見突變,這意味著疑似黃公略遺骸樣本與黃公略現(xiàn)生父系親屬屬于同一晚近父系家族。

  在復雜親緣關系鑒定方面,團隊通過對疑似樣本與黃公略二級親屬的全基因組文庫進行1240K探針雜交捕獲測序,驗證兩者是否存在二級親緣關系。團隊通過對123466個SNP位點進行分析,確認疑似黃公略遺骸樣本與黃公略外孫張忠為二級親緣關系。

  歷時7個月,通過Y染色體譜系鑒定和復雜親緣關系鑒定疊加,團隊終于將鑒定結果提升至法庭認定效力水平。2023年5月,團隊在鑒定報告書上鄭重落筆:“Y染色體譜系分析提示該樣本與黃公略現(xiàn)生父系親屬屬于同一晚近父系家族,基于1240K探針捕獲的親緣關系分析推斷該樣本與ZZ(張忠)為二級親緣關系。樣本(HGL)應屬于黃公略本人!

  用科技考古手段為烈士尋親,這是文少卿團隊近年來不遺余力奔走的方向。從為首批中國遠征軍將士尋親,到確認平遙遭遇戰(zhàn)中犧牲的原八路軍某團政委鄒開勝遺骸身份,從復原呂梁方山南村49名烈士面貌,到通過烈士遺骸還原“雪村突圍戰(zhàn)”現(xiàn)場的烽火與硝煙,他們用一個個“冷數(shù)據(jù)”,讓公眾走近一段段熱血沸騰的故事。黃公略烈士的鑒定結果成為團隊在尋親之路上的重要成果。

  回憶鑒定的過程,團隊成員許怡冉只覺得“跨過了重重艱難險阻”!拔覀儾粩鄿y試新方法,通過層層比對,經過一次次驚喜和擬訂方案,最終比對成功!痹谒磥恚缃窳沂咳胪翞榘,家屬安心,終于不負各方努力。展望未來,她希望能涌現(xiàn)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常年法律顧問: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